宝鸡市凤翔区法学会“三项举措”推进基层法律服务站点“首席+行业治理”建设走深走实 |
作者:凤翔区法学会 发布时间:2024-09-04 浏览:786次 |
根据全市法学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凤翔区法学会守正创新,对原有“法律诊所”职能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融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力量,建立并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与镇司法所建立挂钩协作机制,并注重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建设特色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积极探索“首席+行业治理”,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对区“法律诊所”职能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区“法律诊所”共聘请和兼职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人员32人。镇“法律诊室”、村(社区)“法律驿站”从业人员544人。 根据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关于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化解、司法断后”的法治思路,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区综治中心,将区“法律诊所”与 “专家论案组”等传统工作项目相结合,以政府给予一定工作补贴方式,将群众反映较多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物业管理、人身侵权、涉法涉诉、医疗纠纷等6类重点法律政策嵌入购买服务模块。采取个案补贴形式,提升“法律诊所”为信访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职能转型升级。形成以区“法律诊所”品牌机构为龙头,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特色专业机构为支点,以镇“法律诊室”、村(社区)“法律驿站”便民机构为基础的法律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并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与镇司法所建立挂钩协作机制。法学会积极融入区、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眼于规范化、实体化、按照“有场地、有牌子、有制度、有活动、有设备、有台帐”的“六有”要求,以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依托司法所、区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探索“首席+调解组织”工作模式。既依托站室为首席专家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又通过首席专家开展服务赋能阵地建设。依法依规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助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水平。一方面,实现了纠纷调解专业化。选拔行业专家,充实到入驻调解组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家们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调解工作能够精准把握法律精髓,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制定出专业化的调解方案,从而保障调解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彰显了纠纷调解法治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通过专业知识为矛盾双方提供法律指导,协助双方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培训、行业调研、标准制定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近期又启动了第二批法律咨询专家聘任工作,为基层站点提供充足人才储备,受聘的法律咨询专家每人入驻一个镇“法律诊室”、5个村(社区)“法律驿站”,在为镇、村项目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培训等方面发挥了专业优势作用。 三是积极对接重点行业、重点社区。在区综治中心、信访局、工业园区等重点部门和行业、100户以上的社区,群众关于矛盾纠纷、劳资纠纷、借贷纠纷的利益诉求多、比较集中,区法学会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驻柳林镇法律服务站”、城关镇西城社区“法律驿站”居民和事厅,分别明确3—7名法律咨询专家入驻这些单位开展对口服务,并将人员的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公开,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畅通群众法律咨询线上渠道。区法学会将基层站点的服务延伸至工业园区,根据专家成员专业优势进行个性化服务,帮助引导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有的围绕涉企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有的通过理论展示、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合同定义、效力、订立、主要条款、风险、救济措施及实务中的注意事项提出预防措施;有的根据企业债务官司胜诉后执行难、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会商研判,帮助企业真正解决问题。今年累计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题法治讲座12次,“法治体检”118次,化解涉企纠纷14起,出具法律指导建议17条,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法律服务。
|